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包头市坚持创新机制 精准服务 全方位关爱保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发布日期:2024-05-21 10:56 来源: 人口家庭与老龄健康处 作者: 阅读次数:

包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围绕经济扶助、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精神慰藉等方面,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多元关爱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保障水平。

一、党政重视,高标准落实一次性扶助金

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次性扶助金落实发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市领导多次批示指示,定期调度,推进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一次性扶助金发放工作,失独家庭一次性扶助金按照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倍的高标准落实,伤残家庭一次性扶助金按照伤残等级(一级2倍、二级1.5倍,三级1倍)发放。2017年以后,一次性扶助金由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列入当年计划,所需资金由当地财政全部承担。包头市将特别扶助制度相关工作纳入旗县区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目标任务,与公立医院改革等重要工作同步统筹推进。

二、部门联动,多方位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包头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局联合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包头市现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3951人,年增长率在8.8%左右。一是增加特扶金发放频次。各旗县区卫生健康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诉求,将特别扶助金发放频率由过去的每年1次增至2-6次,以直通车形式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二是提高特扶金发放标准。包头市市昆区对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进行提标,在自治区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年增加600元。三是补贴养老保险,优先优惠入住养老机构。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给予100元的参保缴费补贴,对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夫妻,优先安排入住本地养老机构并协调减免部分费用。四是解决住房困难。住建部门对经济困难、确无住房的失独家庭,已纳入公租房、廉租房享受范围的,实行不摇号分配,对个别提出困难问题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尽其所能予以协调解决。

三、三个到位,温暖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一是建立三级联系制度。区(旗县)、街道(乡镇),村(居)各1名联系人,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户责任制,登记造册并逐户建档,动态管理。通过不定期入户了解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状况,做好情感沟通和心理疏导,实时更新帮扶记录。二是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定1名医生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定服务协议,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健康医疗服务。三是全市统一,实现身份证认证识别。进一步畅通就医绿色通道,下发《关于通过居民身份证实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身份识别的通知》,同步将相关任务纳入年度市级公立医院业务考核目标及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市级公立医院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便利医疗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联络小组,将相关业务考核评分与接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满意度挂钩,极大地提高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的获得感。2023年底,包头市三级以上综合公立医院全部完成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身份证认证识别工作。包头市昆区确定6家定点医疗机构,制定挂号费全免,门诊相关辅助检查费、治疗费减免30%的优惠政策。

四、互联网+,搭建“零距离”服务平台

本着“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理念,2021年,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一次性扶助金等8项业务审批及证明由传统的现场纸质办理升级改造为网上审批办理;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年审由现场面签改为通过手机客户端图像采集完成生存认证。群众可以通过登录“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鹿城健康365”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填报上传所有个人信息和证件,足不出户在线办理各项业务,并可随时查看业务办理进度。

五、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暖心帮扶工作

一是组织免费体检。每年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提供1-2次免费体检,健康体检建档率均达到95%以上。二是购买综合福利险。每年为计生特殊家庭父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2015-2023年期间全市共投入326万余元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综合福利保险,累计投保22453人次。三是开展暖心帮扶项目。2017-2023累计争取自治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项目经费35万元,在青山区实施暖心帮扶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开展心理疏导、节日慰问、文艺联谊等活动。2018以来,固阳县连续6年自筹资50万元开展暖心项目,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家政、心理慰藉、适应性旅游等服务,2023年又增设陪诊、代购、代办等助急服务。其他旗县区也通过“一助一”和“多助一”的方式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结对帮扶、慰问救助、心灵关怀等多种帮扶,帮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稳定下来、发展起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