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多措并举 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2023-11-07 09:15 来源: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市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 阅读次数:

为推进包头市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落实落细,包头市基层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多措并举,着眼群众的健康需求,以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更便捷的服务形式,更满意的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

2023年,包头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由试点阶段全面转入实质运行阶段,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分级诊疗,持续优化号源结构,目前全市4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上级医院可预留至少20%的门诊号源向基层开放,192家基层医疗机构开通向上转诊绿色通道,上转患者可以享受到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便捷服务。

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县域医共体消毒供应、检验、心电和影像诊断中心

二、落实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

目前包头市基层医疗机构共有中高级职称医师961人,225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内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或由上级医院定期下派中高级职称医师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解决群众就诊中的专业疑难问题,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基层首诊水平。

中高级职称专家值守门诊

同时,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基层医疗机构,打造智慧化社区医院品牌,让居民在线上就能全程体验预约挂号、支付、查看就诊队列、查看化验报告及在线申请签约服务等功能。

开设互联网医院

67家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远程诊疗服务,通过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诊断等,将城市与乡村间的医疗资源有机链接,提高了群众就诊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远程诊疗和远程急救服务

三、方便居民配药开药

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家乡镇卫生院为病情稳定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减少开药频次,为高龄、卧床等行动不便的慢性病签约患者代开药,必要时还可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慢性病患者长处方

四、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

当前包头市家庭医生签约机构覆盖率100%,常住人口总签约覆盖率达53%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签约包服务内容开展相应频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各机构每季度至少联络签约居民一次。

老年人入户随访和新生儿家庭访视

五、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均在辖区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等确有需求的老年人,结合实际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可提供上门随访管理及家庭病床等服务,打通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404家基层医疗机构已开通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设置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和无障碍设施,配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就医咨询、导诊以及自助信息设备、手机终端等协助办理服务,让老年患者在基层就诊更加便捷。

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和自助终端机

六、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

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9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周末及节假日门诊,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午间或晚间门诊,为上班上学居民提供工作日门诊延时服务1至3小时。

社区门诊服务时间公示

七、推行“先诊疗、后结算”

461家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辖区常住或参加基本医保的居民门急诊、住院就医“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方式,帮助患者一站式办理信息登记、缴费、检查预约等各类事项,提供刷卡、微信、支付宝、现金等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开展门诊统筹医保定点管理。

一站式服务窗口

八、提供周末疫苗接种

110家基层医疗机构推行疫苗接种分时段预约,118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周末疫苗接种服务,建设数字化接种门诊,满足各类人群不同时间的接种需求。

周末疫苗接种和数字化接种门诊

九、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

加强对各类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通过发放健康宣教资料、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通过非药物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为患者提供非药物处方

十、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579家基层医疗机构推行“一人一诊室”,410家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和完善了机构内就诊指南及路径标识,423家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轮椅、座椅服务,344家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公共卫生间可做到有流动洗手水、有洗手液(皂)、无异味,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就医环境,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基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

改善就医服务环境